神韵十足的高古玉是古人是用什么办法来塑造的

   2024-01-24 918
核心提示:谈到高古玉,经常说的一个词就是神韵。神韵是判断高古玉好坏的重要因素,神韵十足不仅意味着高古玉美,更意味着它的市场价格更高

谈到高古玉,经常说的一个词就是神韵。神韵是判断高古玉好坏的重要因素,神韵十足不仅意味着高古玉美,更意味着它的市场价格更高。那么,都说高古玉神韵十足,今人很难把握拿捏出来,那么,古人是用什么办法来塑造玉的神韵呢?一起来看看吧。

唐越窑青釉敛口水盂,一个窑裂图九

一般鉴定高古玉,要点有五个,分别是材质、造型、工艺、纹饰以及沁色。造假者想要制作一个骗过藏家的高古玉也是从这五个方面入手,所以,在高古玉市场行情不断高涨的情况下,造假者也是不断改进工艺,甚至达到了精益求精,以假乱真的地步。这就让藏家尤其是新收藏家格外为难,收藏时更是拿不定主意,担心买到赝品。那么,为什么说今人难以将高古玉的神韵弄出来呢?其实很简单,看完以下两点就明白了。

一、高古玉的神韵

在古代是没有先进雕琢玉器的工具的,那么,古人的玉石是怎么弄出来的?全靠匠人们用刀一刀一刀刻出来的,稍有不慎就全毁了,所以,雕琢一块美玉所要耗费的心血可想而知。玉石难求,好的工匠更是难得,所以,古人流出下来的玉石虽然很多,但真正的精品绝品很少。不要受电视剧误导,动不动就什么千年美玉、万年珍品,实际上,没有那么玄乎。

工匠在为贵人制作玉器之时,除了要仔细之外,还要做好准备。在雕琢之前,他们需要在心中打好腹稿,在其他器材上进行练习,或者是以普通的玉石进行练习,直到完全熟练把握之后再动手。这样就能避免出现错误,达到行云流水的程度。这种琢玉方法在现代是看不到的,也极少有工匠大师会这么做,所以,古代的高古玉形神兼具。

现代人制作玉石怎么做?先在电脑上设计出图案,排版,然后用电脑雕刻,之后人工修饰。即使是高端的玉石也是有机器的成分存在,所以有形但是神韵却很难产生。

二、岁月赋予的独特气质

高古玉在时间的流逝中也会留下一些时间的气息,这种气息在高古玉的身上会以其他形式展示出来。高古玉的熟悉感并不是表面的变化,而是褪去新玉的生涩之后,留下来的岁月沧桑。这种变化需要漫长岁月,新玉是很难模仿出来的。即使现代人通过各种手段做旧,但假的毕竟是假的,它的岁月气息是锻造不出来的。

总的来说,高古玉神韵难以模仿是因为古代工匠们那成竹在胸的灵性和艺术体现,现代人只是照葫芦画瓢,没有那口气在,自然是不行的。

高古玉精品鉴赏及价格参考:

1:汉代白玉宜子孙出廓璧,尺寸:重1245g;高38.6厘米;直径22.3厘米,估价:RMB 5,800,000 ,成交价: RMB 6,496,000 ,成交时间:2009.10.18,拍卖公司:北京中嘉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09年古玉专场拍卖会。

白色玉质,器表有蚀斑痕迹。璧有出廓,出廓部分透雕双龙与流云纹,中间夹有“宜子孙”三字,字迹清晰,棱角分明,璧身减地浮雕谷纹,乃汉玉璧中精品之作。

2:汉跽坐吏玉灯盘(二件),尺寸:高8.5厘米;直径12.3厘米,估价:RMB 2,500,000 ~ 2,800,000,成交价: RMB 6,048,000 ,成交时间:2009.11.10,拍卖公司:北京翰海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十五周年庆典拍卖会。

迄今考古发掘尚未发现战国以前灯的实物。据文献记载,西周照明用品称“烛”,即火炬。《仪礼·燕礼》载“宵则庶子执烛于阼阶上”。
灯最晚出现于战国,所见战国至汉的灯,多为青铜铸造,“汉跽坐吏玉灯”为仅见孤品。战汉人俑灯,基本由人俑灯体、Y字形灯架和环形灯盘组成。跽坐吏玉灯的人俑,采莹润而温泽的和阗玉雕碾,琢法洗练,寓精确于简朴之中,堪为汉代“八刀法”的典范。吏俑跽坐的玉托盘中,双臂直伸,平举Y字形青铜灯架。玉托盘与人俑之玉材,质地相同,二者应取自一材。托盘圆形、折沿、弧壁,沿缘包镶铜鎏金,盘心隐然可见人俑跽坐痕迹。Y字形灯架与灯盘为青铜分铸铆接,而灯盘已佚。
与“跽坐吏玉灯”同一造型的战汉时期的灯,有河南三门峡上村岭出土的“战国跽坐人青铜灯”,灯体由跽坐人、灯架和灯盘三部分铸铆,通高48.9厘米,灯盘径23.7厘米。跽坐人偏髻、束冠、身着长袍,腰系宽带,以带钩扣合,两臂平伸,手握Y形灯架,架上托环形灯盘,盘内设三扦烛座。
战国及汉的灯俑,多取奴隶或胡人形象。如出土于河北省满城县中山靖王刘胜之妻窦绾墓的“长信宫灯”,执灯人俑为后宫婢女。以官吏或神人形象为灯俑相,除“汉跽坐吏玉灯”,尚见河北省平山县中山王墓出土的“战国银首人形铜灯”及“战国跽坐吏俑灯”。前者青铜铸制,立于兽纹方座,紧衣广袖,下裳曳地,左手握一螭尾,螭翘首承托灯盘,尾曾被盘卧底盘的蟠螭攫噬,右手亦持蟠螭,螭口衔错银龙纹灯柱,柱上绕以浮雕螭龙,另有一攀援小猴,呈游龙逐猴状。
玉灯人俑之所以定名“跽坐吏”,是之冠左近耳际处插簪一支短毫笔,为经典的汉代书吏状貌。簪笔,一说古时行礼时的冠饰。《史记·滑稽列传》:“西门豹簪笔磬折。”《史记正义》释:“簪笔,谓以毛装簪头,长五寸,插在冠前,谓之为笔。言插笔备礼也。”另一说,笔簪发际,用于书写记言。《汉书·赵充国传》: 张安世“持橐簪笔,事孝武帝数十年,见谓忠谨”。师古注:“簪笔者,插笔于首。”
汉人簪笔的形象,1954年在山东沂南北寨村汉画像石墓内前室的东壁和西壁横额,考古学家发现两幅簪笔官员像。其中西壁人物戴进贤冠,左耳际处簪笔,眼睑微垂,嘴唇轻启,双手捧执簿册,似正诵读。
汉跽坐吏玉灯的人俑坐姿与身态,与画像石墓的西壁拜跪吏非常相类,不同的是,跽坐吏手中执灯架。
簪笔之古制,沿至唐代。李白曾诗“绣衣柱史何昂藏,铁冠白笔横秋霜”。玉跽吏簪笔执灯,与古制有别,推测灯俑簪笔的设计,一是显示身份,二是刻画恭敬之态。
凡冠饰簪笔者,多为近臣。灯俑簪笔正如史书所记:“负橐簪笔,从备顾问,或有所纪,或言插笔备礼也。”跽坐吏作为玉灯的主体形象,琢雕工匠不仅通过“肘不差而足不跌,视平衡”的跽坐之姿,刻画人物的仰对天颜的恭敬,并着意状况书吏的精勤之状。其人物表情肃穆峻严,双目注视、双唇紧闭,或有所思;或有所惧,正如《诗经》描述的“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觳觫不安之貌。
综上而论,汉跽坐吏玉灯是迄今考古发掘和传世遗存的唯一仅见的玉雕灯俑,更为珍贵的是之为仅见的簪笔人物雕刻品,因此,这件玉灯是一件具有考古标型价值的重要文物。
两汉远矣,玉雕跽坐吏以执举之姿,使古代文明的光芒逾两千载莹然不熄,照耀今人走进深邃的历史空间。

3:良渚文化神人兽面纹九节大玉琮,尺寸:高24.7厘米;上端射径7.8厘米;孔径5.2厘米;下端射径7.6厘米;孔径5厘米,估价:RMB 1,200,000 ~ 3,600,000,成交价: RMB 5,865,000 ,成交时间:2019.12.15,拍卖公司: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9秋季十五周年拍卖会。

说明:玉琮整体呈上宽下窄的长方柱形,外方内圆,形制修长。玉料为黄绿色,有透光性,质地致密油润,棕褐沁色深入肌理,包浆浑厚,沧桑古意动人。玉琮中心对穿大圆孔,孔道内壁管钻螺旋痕迹明显,中段部位可见台痕。器表每面中央有一垂直凹槽,并以较粗横刻阴弦纹为界,将琮体分为九节,每节四角交替浮雕神人纹与兽面纹。神人面部以上面两道凸起弦纹表示羽冠,以两重圆圈表示眼睛,外圈两端各有一道短阴线象征眼角,下面一道凸起的短横表示鼻子;兽面上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对巨大的眼睛,眼眶呈椭圆形,眼角上扬,中间亦以两圆圈代表眼珠。两眼之间是拱形鼻梁,下面为凸出的横档嘴。
玉琮巧妙运用剔地浅浮雕与阴刻线条两种表现手法。神人的面部和羽冠以及兽面均用浅浮雕工艺作突出强调。神人的鼻部,兽面的椭圆形眼、鼻、嘴等部位均以极细阴线满饰圆涡纹,形如指纹。细看之下还会发现,神人头顶所戴羽冠凹槽内亦满饰细阴线,象征神人冠冕之华丽隆重。
全器共有多达三十六组神人与兽面纹,在良渚玉琮中极为罕见。故宫博物院与上海博物馆所藏良渚大琮皆为神人纹,无兽面。此玉琮体量硕大,且神人兽面兼具,工艺精密繁复,尤为难得,应为当时至高等级的祭祀礼仪用器。
在佳士得香港2019年秋拍“云中玉筵”高古玉专场中,与拍品类似的一件良渚文化三层神人兽面纹玉琮以3133万港币落槌。

4:战国螭龙纹璧,尺寸:直径8厘米;直径4.1厘米,估价:HKD 3,800,000 ~ 6,000,000,成交价: HKD 4,720,000 ,成交时间:2016.10.04,拍卖公司:保利香港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保利香港2016年秋季拍卖会。

玉璧最早出现在新石器时代,考古发现最早的玉璧是在红山文化,良渚文化也有出土玉璧。玉璧在商周时期比较兴盛,汉代以后逐渐式微。《周礼·春官·大宗伯》记载「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
璧的用途有很多,在各种礼仪当中,除了陈设、告祭天地神灵之外通常我们还会看到用于国与国之间的礼物馈赠和用于玩赏的更为精致的玉璧。那志良先生在《中国古玉图释》中单辟一章来谈《玩赏及馈赠器》即以璧为例来说明,用于馈赠和玩赏的玉器在造型上要有和善的气氛、在制作上是精雕细琢。所举龙纹出廓、虎纹出廓,或中部透空雕琢皆精美之至。
此件透空雕螭龙纹璧,璧肉如环,其上雕琢谷纹。璧中部透空雕琢一只螭龙,昂首阔步,四足前后张扬,除了线条的优美,龙四足还体现出十足的肌肉体量感,动态十足。龙首双目圆睁,张口露齿,简单线条即展现出生动的形态。龙尾后翘并卷起,其上琢刻精美弦纹。
整件玉器每一个细节都展现出战国玉器的最高工艺的精美。无论设计造型还是雕琢工艺都精美绝伦,加之整件美玉玻璃光辉耀炳现,大小盈掌一握,堪称美玩。

5:汉代白玉螭纹剑(一套),尺寸:总重878厘米;长55厘米,估价:RMB 3,000,000 ,成交价: RMB 4,704,000 ,成交时间:2009.10.18,拍卖公司:北京中嘉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09年古玉专场拍卖会。

白色玉质,赭红色沁斑分布于身。剑鞘采用金镶玉工艺,周边包金。剑鞘分为六段纹饰,分别透雕兽面纹,凤纹和螭纹三主题纹饰。剑首及剑格饰卷云纹,做工精湛,颇为难得。

6:文化期玉琮,尺寸:宽7.5厘米,估价:HKD 1,800,000 ~ 2,200,000,成交价: HKD 4,484,000 ,成交时间:2018.10.02,拍卖公司: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中国嘉德香港2018秋季拍卖会。

琮是中国古代玉器中重要而带有神秘色彩的礼器,同时也是权威的一种象征。就其器型而言,琮是内圆外方、中空的管状物,始见于良诸文化,有长体琮和短体琮两种不同形制。关于琮的功能和用途,学界多有论述和争议。《周礼》:“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说文》:“琮,瑞玉,大八寸,似车钮。”因琮内圈象天,外方象地,表示地厚载天也。古代经学家认为琮是礼地的瑞玉,不可征信。近人对琮的功能有多种推测,有车钮说,有天文仪器说,还有认为它是古代巫觋用于交通天地的道具。

神人兽面复合图像及其简化与抽象的图案,是良诸文化中、晚期玉器上最普遍的纹饰内容,并且也成为玉梳背等一些玉器造型的圭臬。作为玉器上最常见的纹饰,神人兽面复合图像在良诸中期早段以后就根据载体雕不同而产生两种简化和抽象的形式:一种载体为琮、琮式管、锥形器等柱体式玉器。完整的神人兽面复合图像首先简化为神人面居上、兽面居下的分节格局,然后进一步简化和省略,到晚期常见由弦纹凸棱、凸鼻和小圆眼构成的神人头像,有的甚至连神人的小圆眼也省略掉,反映出这些载体上纹饰的简化和抽象越来越强调神人的形象。关于此类单节简化神人纹可参见良诸博物院藏在余杭茅山采集的良诸文化神人纹玉琮,形制、纹样与此器基本相同。

7:新石器时代褐黄玉镯,尺寸:直径8.8厘米,估价:HKD 80,000 ~ 150,000,成交价: HKD 4,300,000 ,成交时间:2018.11.28,拍卖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8年秋季拍卖会。

8:红山文化神人像,尺寸:高5.5厘米,估价:HKD 3,800,000 ~ 4,200,000,成交价: HKD 4,298,000 ,成交时间:2017.10.05,拍卖公司:香港翰海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7秋季拍卖会。

白玉质,整体满红褐色的自然沁色现象。此玉神人像由于传世已久,整器呈现熟坑的红黄色调。此神人像为立体圆雕造型,头部略微前倾,面部雕琢梭形双眼。细鼻,宽嘴,高额头,尖竖立耳,双手合握于腹前。双乳与腹部突出,臀部硕大,腿部屈膝,呈端坐之状态。颈部后方隆起一竖脊,竖脊两侧斜向各钻一呈牛鼻状的穿孔。神人表情庄重,躯体呈现女性特征。此神人像从造型、用料及整体所呈现的沁色判断,应属黑龙江地区与牛梁河出土的红山文化时期器物。此造像无论从玉质、沁色和造型的精美程度与其他同一时期同一类型的器物相比,都更胜一筹,是一件难得的珍品,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南北朝越窑青釉竹节弦纹灯盏,残件标本如图有冲线9cm,灯柱高:21.4cm,底足直径约:7cm,上口径约:4cm

9:清乾隆御题元黄天符钺,尺寸:高12.2厘米,估价:RMB 3,800,000 ~ 4,800,000,成交价: RMB 4,256,000 ,成交时间:2011.04.29,拍卖公司:中贸圣佳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1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唐宣州窑黑釉四系大罐,泛黄白斑窑变釉,品相:有两个小磕和短冲线图片可见

录文:△方水生瑶瑾,云英静以腴。截肪奚可喻,蒸栗得曾无。犹见生五制,如逢君子儒。何须捡唐史,附会诩天符。御题。钤印:乾(阴文)、隆(阳文)、八征耄念(阳文)
△是玉人称为元黄天符,按唐肃宗本记,载楚州献宝玉十三。一曰元黄天符,其符上圆下方,近圆有孔。今是玉,上下俱方,兼有二孔。规制不伴,殆后人附会之说云。钤印:太王(阳文)、大上皇帝之宝(阳文)
说明:青玉有墨色之原矿性斑点。钺造型素雅大方,线条流畅,整体厚重。在中间偏上部打孔。两面刻有诗文。

 
举报收藏 0
 
更多>同类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头条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