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蒙汉三文合璧教科书》,十卷。清蒋维介、庄愈等编,荣德译,清宣统元年(1909年)内府满蒙汉合璧写本。正文半页9行,满蒙汉文各3行,每行字数不等,白口,版心上有汉文书名、册次、页码、单鱼尾等项,四周双栏。版框23.4cm×16.9cm。10册2函,线装。
民国党徽壹分半分铜圆一对,字口清晰,压力十足,半分稀少品种,较为难得,整体完美,有一定收藏欣赏价值
正文前冠宣统元年撰满蒙汉文三体合璧序文四篇:第一篇为清末钦差大臣、东三省总督兼管三省将军事务锡良撰;第二篇为奉天巡抚程德全撰;第三篇是故以蒙文学堂名誉监督前蒙古协领、东三省蒙务局协领荣德撰;第四篇为“国文教科书原叙”。第一册最后有李懋春撰“跋文”。
广东省造,正面中心阴刻‘粤’,字,周边“大清铜币”四个汉字“已酉宣统”十文,背面十尾大清龙,下六水浪排列整齐水流纹长高,俗称中心粤十文长大水波纹大清龙。此币整体美观,此类铜元铸币不多,辛亥革命爆发,清王朝灭亡,故铸币有限,制作精美,图案考究,文字清秀,内容丰富,其貌可人,存世稀少,具有收藏欣赏价值。
此书为清末民初内蒙古哲里木盟各旗蒙古族学校所使用的初级教科书,也是清代最晚的一部满蒙文书。
振兴文化教育是治国之本,清廷自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改书院,设学校”的新政策。为改革全国以及蒙古地区的教育体制,颁布了《钦定蒙古学堂章程》等新的教育法令,在内外蒙古各旗普及学校教育,规定蒙古人可以与汉人一样学习文化。清末最后10年,在“废科举,兴学校”的影响之下,蒙古地区出现了“蒙旗兴学”的热潮。虽然各盟相继兴办起一些学堂和书院等新的教育设施,却普遍存在教师缺乏、无教科书等现象。当时奉天提学张鹤龄聘请荣德为学堂教师,并委托他编纂教科书。荣德精通满蒙文,他认为以往的旧译本教材早已落后于时代,决定以《钦定满汉合璧四书五经》为蓝本,翻译蒋维介等编的《国文教科书》,并与李懋春共同研究审定各种名词术语等。经过2年编撰成《满蒙汉三文合璧教科书》。
此教科书涉及面较广,包括天文、地理、历史、军事、道德、教育、衣食住行、医疗卫生、生理化学、动植物、矿产、工业、农业、商业、经济、书信、帐簿、契约、钱币、游戏、歌曲等内容。除第一册外,第二至十册前均附有目录。每册设60课,课程内容从名词、数词、词组到单句、短语、短文等由易至难编排。第二册第60课为“放假歌”,第八册后面附“合同议据式”、“合同关约式”等共10条,以供初学者学习使用。
该书另有清宣统元年蒙务局石印本,李纯如书店印本,民国元年(1912年)铅印本和奉天都督府抄本。《中国蒙古文古籍总目》、《全国蒙古文古旧图书资料联合目录》、《全国满文图书资料联合目录》、《世界满文图书联合目录》等书著录。
民国三角圆袁像壹圆,字口清晰,立体感十足,三角圆版少,在民间所剩不多,整体完美,有一定欣赏收藏价值 品相补充:币面有两点疤